杨志浩;张其仔;当前全球产业链呈现“慢全球化”“再中心化”“超敏感性”三大特征。中国嵌入全球产业链的位置由产业链下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嵌入模式由产品出海模式向产能出海模式演进,嵌入空间由全产业链远岸化向异质性产业链差异化转变。美国是推动本轮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力量,打破日益收敛的经济稳态、推动全球比较优势“大洗牌”是美国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底层逻辑。为实现这一战略目的,美国对华采取了科技封锁、制造回流、资源掠夺、秩序扰乱等策略,试图削弱中国制造业在相对效率、规模经济、制度成本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最终形成结构性势力。应对此挑战,中国要依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提升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防止新旧产业的生产效率趋同化,培育效率型比较优势;依托数字经济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数据要素及其与传统生产要素的多元化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种类倍增和质量跃升,培育要素型比较优势;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和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从国内国际双重视角实现更高层级的规模经济,培育规模型比较优势;依托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体制机制改革契机,大幅削减开放型经济的制度成本,培育制度型比较优势。应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指导,统筹效率型、要素型、规模型、制度型四类比较优势行业的发展方向,形成结构型比较优势的构建思路。
2025年09期 No.379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8K]